直播:国新办举行银行业、小微企业情况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10月30日(星期二)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缪建民、泰隆银行董事长王钧介绍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时间排序
2018-10-30
20:02
胡凯红: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王主席,谢谢四位董事长,谢谢各位。
分享到:
20:02
王兆星:最后再补充一句,也是和刚才这个问题相关的。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包括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遇到了资金周转的困难、资金链紧张的困难和新的融资困难。这确实有金融供给有短板、有不足的原因,但是也有个不得不承认的原因。就是一些民营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脱离主业的大肆扩张,大肆在国内和国际收购,而且完全是靠借债扩张、杠杆收购,而且完全是脱离主业的。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如此大规模的高杠杆借债扩张和收购,就导致了对资金的饥渴,导致了负债率的高攀。一旦市场出现重大变化,马上就会遇到资金链的断裂,马上就会不能按期偿还贷款,就会出现违约的情况,进而形成金融风险。所以,这也是我们在改善金融供给、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应该加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民营企业必须要在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在提高自己的财务稳健性、负债结构合理性和经营管理能力上下工夫,而不能盲目地脱离主业,大肆扩张和大肆收购。这样下去,再多的资金也难以满足,也永远会处在“难”中。而“难”的最后结果,就是大量违约和大量金融风险。所以对这方面应该给予关注,同时也促进民营企业改进自身的管理,在聚焦核心主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多的功夫,在推进内部改革、转型升级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再加上金融的支持,加上其他政策的支持,我们的民营企业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19:06
易会满:第三,我刚才也说到,这一轮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跟前几轮不一样。我们几十年做银行的经历,经历过各种周期的考验。为什么说货币政策传导不理想呢?领导经常给我们提要求,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贷问题,它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各种市场交叉在一块儿,所以解决起来更为复杂,矛盾也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几家抬”,发挥好共同的合力。第四,我刚才也报了,银行业特别是工商银行整体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增加速度还是很快的,没有存在什么压贷、抽贷,更没有说断贷,因为对自己没有好处,企业好了,银行才会好,经济好了银行才会好。所以,这一轮问题解决起来,确实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人民银行推出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这是非常好地解决当前个别民营企业现金流接续的非常好的产品,能解决比较突出的矛盾。第五,我们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成本相对比较高,民营企业也存在进一步分化。难的问题、贵的问题要全面分析,我前段时间去台州调研,金融生态好的区域,民营企业发展比较好的区域,融资是不难的,现在是金融生态不太好,企业状况不太好的区域,确实存在难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刚才王主席说得对,银行是市场资源配置部门,最后所有的企业反映都反映在现金上面。没有钱,但是原因是非常多的,有很多问题,钱是不能完全能解决的。所以对这些问题,不能似是而非,不能人云亦云,要从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查分析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就问题来看、困难来看,我分析主要是这几个方面,需要我们自己进一步增强能力,提高认识,分类指导,因需施策,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经营水平。一方面要支持优秀企业很好地发展,另一方面,有些“僵尸企业”要坚决退出,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我们资源配置的效率,发挥好银行的作用。
分享到:
19:05
易会满:谢谢你的问题。确实,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应该说这两年领导重视的程度,我们系统的推动力度,各项政策的优惠幅度,以及服务的创新力度,我觉得近年来应该说是最为重视的。但是总体感觉,需求和供给矛盾是非常突出的,也说明了商业银行,特别是我们工商银行在服务民营企业、服务小微企业上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困难。我自己分析,从困难和问题来看,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现在货币政策传导还不够到位。尽管我们总部说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不唯品种、只唯优劣,但是往往在政策传导的时候,部分分支机构仍然存在传统的惯性思维,包括垒大户、吃快餐这种思想是有惯性的。所以怎么样真正改变、解决不平衡的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第二,我感觉现在银行业的信贷经营与能力跟我们客户的需求还不太匹配。现在企业的发展走向集团化、全球化、多元化,银行现在大头服务还是在线下为主的,线下审查、线下审批、线下服务,时间上、空间上,整个布局是不太对称的。所以怎么样提升商业银行的信贷服务能力,适应现在的发展态势,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大的考验。
分享到:
19:05
央广经济之声记者:我的问题是给易董事长的。刚才我们谈到了很多成绩,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方面,作为工商银行,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有哪些问题和不足的地方?
分享到:
19:05
王兆星:用一句话来讲,我们努力了,也采取了措施,取得了进展,但和我们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要继续努力。关于努力的方向和路径,刚才我已经介绍了一些措施,各家银行也正在进行新的探索,这里面包括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也包括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也包括要健全金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确实,我们遇到了中美贸易摩擦、其他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等等有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干扰性因素。一方面,我们应该认真应对,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经济的全球化,坚持“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对于在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遇到困难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如果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国际是有市场的,我们要继续给予金融支持。另外,银行有很多规避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的产品和工具,银行要主动优化服务,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规避这些风险。上次克强总理到台州调查时,也专门去了一家民营企业。我们民营企业自己必须强大起来。只要民营企业的产品有竞争力,产品的质量信得过,品牌是好的,这种情况下,即使遇到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企业仍然可以有很大的市场。这就提示我们,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加快转型升级,也要进行管理创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一些财税支持政策也是必要的。总之,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民营企业自强自立的精神,再加上金融的支持,我们的企业完全可以有信心、有能力应对贸易摩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渡过这个难关。谢谢。
分享到:
19:04
中国保险报记者:请问王副主席,请您对银行业和保险业支持小微企业今年以来的整体工作做一个整体的评价。第二个问题请问其他几位领导,在目前的形势下,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小微企业出口贸易方面是否有新的举措和新的做法?谢谢。
分享到:
18:23
王兆星:我这个月刚好去过浙江台州,参加了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浙江特别是台州部分民营企业的座谈会,专门和企业家沟通探讨他们遇到的困难。我也借这个机会去台州银行调研。台州银行给我最深的印象有三点:第一,作为一个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它能够聚焦当地的民营企业,心无旁鹜地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这十分难能可贵。第二,他们坚持更加贴近客户的服务理念,坚持“跑街跑数”。就是一家一户地去调查、去接触,去了解客户信息,把企业的所有相关信息加以筛选集中,形成大数据。甚至他们到了企业,把相关数据输进每个信贷员的iPad,再把iPad数据传输到银行的数据中心,做出风险评估,形成打分卡,这样就可以立即做出贷款决策,贷款实现“立等可取”,大大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和贷款的可获得性。第三,正是他们采取的这种服务方式,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的全面了解、深入了解,所以这家银行的贷款中,有80%到90%都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通过这些了解,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只要大小银行能够齐心协力,在这些方面改革创新,是完全能够解决或者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顺便我也想补充一点,缓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要靠政策支持,包括货币政策、监管政策、财税政策,也包括一些地方的支持,如政府性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等等。这十分必要,因为相当部分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存在一定弱势。但同时,也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促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通过市场检验成功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才有可能进一步真正成长为更有竞争力的企业。单靠政策扶持是不可能扶持出一大批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的。所以必须要依靠市场竞争,发挥市场的激励和淘汰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所以,要协调发挥好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两个方面的作用。最后强调一点,改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问题,不能靠放松风险管控,不能靠降低信贷标准。经过这么多年艰难的改革探索,银行所形成的风险管控体系、审慎稳健的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机制,是非常可贵、需要倍加珍惜的。所以,在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的同时,银行要更好地改进风险管理,而不是放松风险管理、降低信贷标准。否则,可能会形成新的金融风险,影响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同时进行考量和平衡。谢谢。
分享到:
17:55
王钧:第三,加强金融科技建设,推广PAD移动金融作业平台和信贷中台集中作业,我们客户经理每人一台PAD,主动服务上门。今年前三季度,我们通过PAD发放各类贷款业务21万笔,移动金融替代率73%,我们努力做到“让客户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我想,现在对小微金融服务的便利、主动等方面应该说在过去的基础上有很大的提升。最后,我们行也将不忘初心,坚持定位,继续努力,为解决小微融资难尽绵薄之力。谢谢。
分享到:
17:55
王钧:第二方面,我们在服务当中有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坚持定位,更要喜欢这个定位,而且要有些情怀。刚才田董事长也讲到了小微的难处,怎么去主动地转变思路去服务小微。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行有个客户经理,选择了离县城30公里山区的一个乡,他三年汽车开了7万多公里,跑遍了这个乡的角角落落,业务累计300笔,每笔只有10多万元。她当初有一句话,他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所以,我们认为,这就是普惠的情怀。我们行当中,像这个客户经理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此外,我们采取了针对性的商业模式,坚持广义的“三品三表”和“两有一无”,只要有劳动意愿,有劳动能力,没有不良嗜好,都是我们的客户,这是我们“两有一无”普惠业务的商业模式。同时我们不断深化社区化经营模式。从我们的经验看,做小微,如果不坚持社区化,很难可持续。社区化的商业模式是很成熟的,里面包含了效率、成本、风控和服务。我们通过定点、定人、定时服务,变短期炒作为长期经营,变焦虑感为幸福感。目前我行共有1.47万子社区,90%以上的新增普惠贷款都来源于子社区。因为泰隆银行目前还是个小银行,我们户均贷款只有30万元。刚才主席也讲到的,我们90%是信用保证贷款,只有10%不到是抵质押贷款,100%是民营、小微企业及个人。
分享到:
17:54
王钧:谢谢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其实刚才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主席和田董基本上回答解决了。下面,根据我们泰隆银行25年来对小微金融服务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看法和一些体会。第一,从我们行目前经营区域看,小微融资难相对而言不是特别的明显。如果说小微企业经营情况良好的,一般都有多家银行在服务,我们也会主动上门营销。从我们行的情况看,每天4000多名客户经理都在积极地拓展市场,我们柜员也在网点主动营销客户,主动收集客户需求,并予以解决。近年来,政府和各部门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加上国家信用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有助破解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我们感到,小微金融服务目前的同行者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有很大的提升。这个看法是我根据我们行所在区域的情况基本形成的。当然,从客观上看,小微企业融资难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小微企业贷款主要在作业成本、资金来源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面临不少困难。更重要的是,小微金融服务这项工作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当然,25年来,我们行也一直对这个市场进行探索实践,不敢自满,更不敢懈怠,今后将继续努力探索实践。
分享到:
17:54

经济日报记者:我有个问题想问泰隆商业银行董事长。我们知道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实还是比较突出的,泰隆银行在这方面有了长期的探索,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做法,我想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目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您觉得未来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分享到:
17:54
缪建民:此外,我们创新传统的农险。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充分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大家知道,传统的农险是保基本、保成本、保大宗,我们在传统农险基础上拓展保险责任,在保基本、保成本、保大宗的基础上,保产量、保价格、保收益,不仅承保传统自然灾害风险,还承保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人身意外伤害风险。我们开发了气象指数类保险产品146个,收益损失类产品215个,“保险+期货”类产品86个。上半年,农险保障金额达到1.28万亿元,光今年上半年累计的赔付金额就超过了81亿元。另外,我们充分发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县域机构广覆盖的特点,提供优质的服务。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的农网覆盖在县域达到100%,在乡镇达到98%,在行政村达到54%。我们还建立了38万人的农村保险服务队伍,做到了“乡乡有覆盖、乡乡有人员”,为县域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构、网络、人员的服务配套支持。在传统的保险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发行保险资管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在银保监会的支持下,拓展了“支农支小”业务,为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小额的融资支持。我们以保险资管产品为载体,充分利用人保广泛的机构网络和人员优势,提供“支农支小”融资服务。我们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的融资支持平均利率只有4.5%-5.5%,一般的农户、合作社、农企融资成本也只有6.5%。我们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比如说在河北阜平,利用“政融保”模式,由地方政府提供担保增信、农业保险兜底、保险融资支农,为3000户农民增收脱贫做出了贡献。例如在广西河池,我们给肉牛养殖专业户提供类似的融资服务,带动了5900户贫困户增收。另外,通过科技基金的投入为科技企业提供相应的融资。我们在苏州设立了专业的科技基金,为55家小微创新型科技企业提供投资、融资、保险支持,其中有9家企业已经在新三板上市。客户的终端利率,我们算了一下,只有5.9%。我觉得保险行业在解决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可以发挥其他行业替代不了的作用。我们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谢谢。
分享到:
17:53
缪建民:谢谢你的提问。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为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首先,我们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方面的作用。我们在提供传统保险的基础上,这两年加大了科技保险的发展力度。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是行业内唯一的科技保险试点企业,在北京、天津、武汉、重庆、深圳等城市建立了专业的科技保险子公司,设立了轨道交通、半导体、风电、光伏等12个行业技术基地。另外,我们牵头设立了行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共同体,为2000多家科技型创新企业提供了1600多亿元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保险的增信功能。因为很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是没有增信手段的,保险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比如,我们为15000多家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障金额超过1700亿元,有效地保障了他们应收账款的安全。另外,我们还为5700多家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建筑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可以释放建筑工程企业的保证金占用负担,缓解他们在经营管理中流动性资金的压力。
分享到:
17:5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我的问题问人保的董事长。我们知道人保集团曾经创新地使用保险作为杠杆,撬动民营企业的融资,在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保集团还有哪些差异化的工具?另外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分享到:
17:53
王兆星:受刚才田国立董事长的启发,我再补充一点。要改进银行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首先需要有一个从信任到信息、再到信心的转化过程。银行对企业要有很强的信任感和亲切感。在这个基础上,充分收集相关信息,据此对企业风险做出科学判断。所以,从信任到获取更充分、更完善的信息,进而对小微企业、对民营企业形成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客观准确的风险判断,最后才能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产生信心,才可以更放心、更大胆地授信和放款。其次,应该从需求和供给两侧同时发力。从需求侧来讲,银行应该筛选出那些切实有效的贷款需求。有效贷款需求,就是他们的产品是有市场的、技术是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也是好的,能为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相反,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粗放,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也落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可能被淘汰,有些甚至可能是“僵尸企业”,这些就不在有效贷款需求范围内。从供给侧来讲,要下功夫增加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增加金融供给者。既要充分发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规模大、覆盖广、管理先进等传统优势,同时也必须发展一些贴近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小银行机构,共同形成一个更加活跃、适度竞争、富有效率的市场,提高供给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既要依靠一些传统的手段、方法和机制,同时也必须依托现代信息科技推进金融供给的持续创新。比如说,最近两年我们批准的17家民营银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线上服务的,例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种线上的服务,可以大幅度丰富信息获取的充分性,增强风险判断的科学性,提高贷款审查审批的时效性,并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进而明显改进金融供给的有效性。第三,要加快推进相关产品创新。要针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设计个性化、差异化和综合化的产品。无论是相关贷款的期限,还是贷款的利率,应该更具针对性。第四,要强化银行绩效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这是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方面。当然,在加大激励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快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设。过去一段时间,针对小微企业风险偏大、不良贷款率偏高的问题,有的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实施了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这使得很多基层信贷人员不敢、不愿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因为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如果信贷人员自身在部分环节工作没有到位,就可能被问责,甚至可能被终身问责。所以,加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应该在金融需求和供给两侧同时发力,综合施策。这其中,既要改革,也要创新。

 

分享到:
16:08
田国立:另外,其实解决普惠金融的问题不光是传统放贷的概念,还是文化的经营。大家可能也注意到,现在建设银行正在全行网点建设“劳动者港湾”,就是让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等普通劳动者,到我们的银行网点可以喝口水,也可以上个厕所,充充电等等。之所以这样,首先我们作为一个大银行,理当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为社会多赋能。另外还有一个方面,其实也是在培育着我们建设银行做普惠金融文化,因为过去大家都习惯于跟大企业大客户打交道,这些客户不是有地位的就是有钱的,跟服务小微企业群体的逻辑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得首先从文化建设上开始去打造,让员工学习和习惯与各行各业老百姓打交道,在潜移默化中营造普惠金融文化和氛围,实现商业银行企业文化重塑,这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文化建设之外,对民营企业家来讲,怎么让他更了解金融科技,怎么使用这些金融工具很重要,部分民营企业家对金融知识了解还有些欠缺,或者信息量把握不是那么大,建设银行未来准备成立建行联合大学,和各地高校一起,带着这些鲜活的社会痛点课题进校门,目前已跟香港科技大学、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政法大学等等一系列院校,带着课题研究产品,同时加强对我们员工的培训,从文化到产品的使用,同时对这些民营企业家进行培训,对金融知识进行启蒙。其实这些民营企业家对这些信息量的掌握、对法规的遵守、对一些政策的了解的重要性,不亚于对金融贷款的需要。今年我们已经培训了三十多万中小微企业者,我们还准备建立职业教育联盟,打造企业家、创业者商学院,这是为这些创业者而办的,从根儿上去解决问题,这不是急功近利的事,需要长期俯下身去认真把这些事做好。同时建行这么一个大行,也不能把技术优势作为市场占有的一个武器,而是要赋能给社会,所以我们不光是对中小企业去赋能,同时还要对中小金融机构赋能。因为中小银行业可能不会像建设银行这样投入这么大,花人力物力开发这些系统,我们愿意把一些成熟的技术、软件和风控产品投入给中小银行,大家共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我相信共同努力,是能够取得成效的。我说几个数字,2017年普惠金融贷款新增占建行贷款新增的11.7%,这个速度很快了,为这个事,央行给了我们一个重奖。但是今年前三季度,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趋势,其实是非常乐观的,今年前三季度比例很快提高到了14%,因为建行是大行,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有一系列具体信贷额度的支持,而且这个趋势在明显上升。我们相信,未来建设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作为一个专业的工作者,我们将努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且我们看到了希望,模式也越来越成熟了。
分享到:
16:00
田国立:但是现代科技给了我们解决这个难题的机会。首先,AI技术、大数据应用、人脸识别,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现在国家正在全力推的,打通信息“孤岛”,过去小微企业采集的信息量很小,尤其好多部门之间的信息不沟通、不对社会开放,我们很难设计技术模型。但是现在,国务院在全力推动打通“信息孤岛”,我们围绕这些提供给我们的税务、工商、用电量等数据,在交叉、识别小微企业的可贷性上,给出一个准确的把握。过去传统银行设计风险控制的,其实主要是解决风控机制问题。但是小微企业我们更应该侧重什么呢?过去我们是负面清单,现在就应该是正面清单,就是谁合格谁过关,因为否则的话,你都围绕一些不良企业设计风控体系的话,好企业跟着承受的成本就太高了。会被很多的程序,折磨得苦不堪言。但是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几个公共数据,交叉识别后,对它的风险有了判断,利用技术手段很快就可以放贷。建行最近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设计开发了一个大数据智能APP“惠懂你”,大家可以跟着一块儿检查工作,是不是在吹牛,你把你的信息输入进去,也不用到银行去,通过线上简单测试,就能测出你能贷多少额度,再进一步完善信息。你下载这个APP软件,就会指引你到就近的网点开户。第一次办完手续以后,你以后就不用再去银行了,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而且是昼夜24小时提供服务。我们通过正面清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整体就能放量了。这个APP真正推出才1个多月,现在一百多万用户了。而且在这之前,我们也推出了建行的“云税贷”等大数据产品,都能够做到一分钟就能把贷款放下来。这就是依托大技术和互联互通的设计理念。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关键在于难,因为物以稀为贵,当资金多的时候,融资就变得容易了,成本也自然会降下来,所以我们刻意的、专门在解决“难”的问题上下功夫。通过这些实践,建设银行确实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客户增长量也很大,过去在这个领域我们一年也就差不多放200多亿,已经很大了,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在这个领域,从今年算已经放了近1600亿了,而且预计今年的目标,原来计划是1800亿,我看现在是打不住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很有可能冲到2000亿。同时,新模式不良率我觉得应当至少能控制在1%以下,这是有把握的,而且也是可以接受的。其实一切的社会痛点皆是机会,这不光是总书记、党中央、国务院对我们的一个政治性要求,其实也是银行未来经营的一个方向。现在我们讲“得草根者得天下”,实际上建设银行将会把普惠金融作为建设银行的一个战略,长期抓下去,这不是一时之需的问题,我们要努力和民营企业家们一起探索解决这一问题。
分享到:
15:50
田国立:可以这么说,小微企业百分之百都是民营企业,同时它的不同点又在于,小微企业是在民营企业里面最弱势的群体,所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个世界性难题。但是不能因为它是世界性难题,我们就无所作为。难题难在哪里?大家现在最爱用的是5、6、7、8、9这几个数字,90%的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还可以往下延伸,小微企业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每一个个体的小微企业成长,就像人体的细胞生生死死一样,小微企业平均成活也就两年多,所以银行给它放贷的时候,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那么如何破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在十九大之前的金融工作会上就明确提出来,大银行也不能老是垒大户,给大企业贷款,总书记都已经具体指导到了这么细,我们理解,这既是对我们银行人的一种鞭策,同时也是一个方向指引。我们就应当有所破题。但是怎么个破法呢?小微企业积累起来的数字很大,但个案又很小。银行,尤其是传统大银行,更多的是针对国家的命脉企业,并围绕这些企业设计理念,尤其中国在前几十年都是高速增长时期,所以所有信贷支持也好、整个风控体系也好,前中后台的管理,其实都是围绕这个体系设计的。一个大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如果不转换思路,是很难有效率的,在过去的尝试中不良率都很高,所以形成了见到小微企业望而却步的局面。
分享到:
15:44
中新社记者:我的问题是提给田国立董事长的。我们知道,现在民营企业是促就业、扶创业、活跃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刚刚提到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如何助力小微企业解决这方面问题?尤其是服务小微企业、实施普惠金融战略方面有什么进一步的意见?
分享到:
加载更多